想写年度总结很多年了,今年终于起笔。本来是想在17年年底的时候总结,不过也是被各种琐事推迟到现在。
邮件订阅,第一时间收到更新: https://liding.substack.com/ 。如果你在国内,这个link可能打不开,那么请使用这个link。
时间规划
说到今年投出去的论文,内容是关于VR/AR的声音,蹭了近期的VR虚拟现实的热点,做的我还是很满意的,不过今年我最欣慰的并不是论文本身,而是我基本控制到把所有的工作时间压缩到周一到周五的白天,把周中的晚上和周末规划成我的私人时间。
这个事情对于很多博士生来说都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交流过的大多数中国同学都认为,周末和周中晚上完全不干活是不可能的;而基本所有外国同事都认为周末干活是不应该的。这其中文化背景差异三观不同等等因素我也不深入了。我在16年的SIGGRAPH做完之后就已经开始慢慢改变我自己的节奏,试图将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分割开。
这个改变一定会有各方面的阻力。我自己的习惯/惯性便是最难攻克的,从多年以来开始我就习惯一周七天每天基本除了吃饭运动也就都在学习,刚开始试图晚上在家不做事的时候特别不习惯,总感觉自己在浪费宝贵的研究时间。自己这关过了以后,再慢慢适应与合作者和导师之间的沟通和磨合,重新互相了解对方的工作时间,比如以前可能会晚上开会或者周末安排任务,现在基本能够把事情安排到周中白天了。
至于具体的时间规划,以前的我晚到实验室,自然晚上很晚才离开,周末一般也默认会去lab做事。现在规划之后每天早起开始做事,一般早上很安静,效率是最高的时候。第二个效率高的时候就是下午六点走之前的一两小时会有个小爆发。这样每天工作时间轻松达到八小时。
我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特别明确为什么我要压缩自己的工作时间,为什么不沿用以前的习惯。我一是觉得这样重复性的schedule变得有点没意思了,二是想做点别的有意思的,三呢是想花多点时间陪家人。逐渐的,在和身边的人,和实习的同事朋友,和开会的酒友聊天中慢慢的我觉得我这样做是对的,于是乎也就坚定了信念。
我花了半年把这个规划养成之后,觉得受益良多。提高了自己的该工作时的工作效率,在不工作时能够更好的放松,也有时间做其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兴趣爱好
我一直都没有认真坚持下来的兴趣爱好。现在有了这些时间,我就开始琢磨该做什么好了。不得不说,在刚开始多了这些时间的时候,我感到迷茫 – 很久没有体会过拥有如此多的时间。最直截了当的就是和JL出去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今年开始了解一点投资的皮毛,其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要diversify portfolio投资多样化,说直白点就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举个简单的例子,要投资风险高的比如比特币,也要投资稳健的比如IT公司的股票,同时也要留点放在银行里避免股市和币圈崩盘。多样性是一个稳健投资者的必备。
而对于读博的同学来说,其实做research风险挺高,很有可能idea不好,做了几个月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付诸东流,这几年来我做到一半就杀掉的project少说也有三四个吧。这个时候借用金融投资的概念,就意味着不能够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投资到research上,这就好象把全部的身家投进比特币,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过几年你就实现财务自由了,但很有可能的是运气不好,然后就一无所有了。读PhD做research就像是投资风险极高的选择。
了解了这个投资多样性的想法之后,我就开始把我多出来的时间投资到其他比较安全保险的兴趣爱好。我对于安全的理解就是,我得到的回报是严格和我投入的时间成正比的,不会像做研究,很多时间都花在没结果的尝试里。今年兴趣爱好有两个进展,吉他和拍视频。
暑假去实习之前突然奇思异想的想学吉他,本来准备想想就算了,在JL的怂恿下就买了个入门吉他开始玩。这半年多也过去了,的确意识到每天下班后花时间投入得多,吉他进步的就快,有段时间忙没摸吉他,结果不仅手生,而且好不容易保持住的茧也都没了。虽然进步缓慢,但是稳定而且实在的一步一步,最近似乎也快啃下bar chord了。
另外一个比较雏形的想法是拍摄简单的视频或者vlog,暑假捣鼓了一些很简单的timelapse。之后去魁北克城开会,回来之后花了个周末把开会中的素材做了个很简单的vlog,还算满意吧,就是感觉素材太少,剪辑的时候捉襟见肘。最近都在各种纸上谈兵看了各种教程,看看今年能不能有点新的进步。
研究想法
终于总结到研究工作。我觉得17年暑假去Adobe Research实习收获很大。并不是说这个公司本身有多牛(当然,牛人的确很多),而是借这个机会认识了很多同学和朋友,有做research的,有做engineering的,有还在读博的,也有已经毕业工作了的。在暑假前后,猛然想法爆发, 有各种各样的idea,而且关键是有一些还挺靠谱。
我还记得在再早一些的时候我还很头疼,想不出我自己满意的想法。这个暑假是个转折点吧。
有可能是因为上面说的和这么多人沟通迸发出来的想法,也有可能是读博多年量变终于积累成质变,也有可能就是碰巧。这期间去了LA开SIGGRAPH和去了枫叶国法语区开UIST也都有很多有意思的讨论的思考。
也正因为想法猛然的增多,和自己时间的有限,于是我开始试图找合作者尝试新的方向。十分幸运找到了一个靠谱的合作者,开始合作新的想法。同时终于也提出了几个让老板也决定靠谱的想法, 也找了两个本科生在做,进度也都很稳定。
与此同时我自己实习的VR声音的project也带回哥大接着做,一直到12月底都没有特别好的进展,终于元旦前后有了突破,然后就加工加点把project做完了。能够按时做完我还是很惊喜的,毕竟之前做了几个月的结果都不够理想,直到最后关头才全部走通。
回顾做我自己的这个VR声音项目的过程,我意识到了几点。
尽早走通pipeline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发现具体实现中的问题瓶颈,这样可以避免过早优化。同时也可以fail fast,如果这个想法完全不work。也可以尽早意识到需要什么额外的软件或者硬件设备,尤其是硬件,因为需要采购的时间。
尽早做submission video的draft。因为这个project里都是360全景视频,我原本以为很容易的就可以转换成正常视角的视频,结果发现很多我YY的方法都不work,幸好最终我想出了一个奇葩的方法。
尽早开始写paper + 多和实验室的同事讨论这个想法。自己在脑中想story的时候很有可能想的不全面,写出来往往可以发现有哪些假设需要验证,有哪些claim需要用实验来证明。在聊天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个project是不是缺失了什么,也可以迸发新的想法和应用。
愿景
今年我一个新感受就是 脑子逐渐变得越来越单线程。以前的自己还能同时multitask很多件事情,现在我会倾向于一件一件来,做完一件事,move on,再做下一件。可是与之矛盾的是,愈发接近毕业,手上的事情愈发的增多。希望新年能够更好多线程处理事情。
新的一年里,希望每个月读一本书,每个月写一篇blog,希望能找到喜欢的工作,能做出一两个满意的视频,能练熟练两首歌。